FABURIQI:2021-06-15 10:26:55
NEIRONGJIANJIE:
1、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吴越地区的伍子胥。
2、“角黍”是粽子的前身。
3、端午不是为了纪念屈原,先秦时就有了。
整合内容可以解释一下为什么会叫“端午节”。端是初始的意思,午是五的通假字,故称五月初五为“端午”。因为端午距离夏至很近,“角黍”也有驱邪避毒的作用,所以端午节人也吃“角黍”。
再后来,也因为黍米变成了糯米,角黍也改称粽子。因为糯米粽子更加好吃,人们又只在端午吃粽子夏至则不吃,于是夏至就渐渐连“角黍”也不吃了,人们只在端午节吃粽子。这是吃粽子习俗的由来,这说明了一点,端午节早于粽子被发明,端午节秦时就有了。
也就是说,为什么会叫端午节,其实端午是很早就有了,并不是为了纪念谁!再谈端午节赛龙舟之事,赛龙舟其实和端午节的关系其实也并非紧密,要知道其实在端午那段时间,全国雨水多,各地水涨船高,而多地也会举行一些娱乐活动,慢慢的,赛龙舟也就定在这段时间了,再后来,端午节的活动里就有了赛龙舟一事,不过也根据各地条件而定。
但非要追查,你就会发现赛龙舟是从吴越地区兴起的,也就是今天的上海附近。比较主流的观点认为,龙舟和伍子胥有关。伍子胥是春秋战国时期吴国的智囊,他深得老吴王器重。但新上台的小吴王却不听他的话,还逼死了伍子胥。在五月初五这天,吴王命人把伍子胥的尸体扔进了钱塘江。传说啊,伍子胥后来成了江中波神。老百姓决定在每年的五月初五纪念他,这纪念的方式就是划龙舟。老百姓纪念伍子胥的同时还要祈求平安。时间一久,赛龙舟也就成了当地的习俗。